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应该是智能电网,建议重点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希望全球能源互联网也有中国的标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我国将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争取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有所突破。
在能源领域,我国在2007年9月,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将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列为优先领域。
当时选择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题,就是因为虽然气侯变化问题上升为一个很重大的国际挑战,但低碳经济还有争论,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欧美国家的一个阴谋,是为了阻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中国的发展成本,争论非常激烈,而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是全世界全人类都在关注的问题,发起这个领域的课题计划,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积极响应。
能源合作新契机
在2007年12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和发改委领导共同出席,宣布正式启动合作计划。合作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政策对话、战略交流。对于合作各方而言,大家要在战略上达成一致,否则,没有共同的价值、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准则,就很难具体实施。
为此我国现在和美国、欧盟、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政策对话与沟通。同时,每年都发布很多相关的政府层面计划,包括资金的使用、重大工程的情况等。
二是联合研发,这是合作的实质环节。面对重大的前沿技术问题,有很多的科学问题尚需攻关,但仅靠一个国家的科研团队、科学家很难完成,必须集中各国科学家的智慧,大家共同合作、分摊成本。现在的联合研发体现在三个方面:
联合资助企业重大的科技项目,我们和联合国的多边组织或者各国政府有共同的联合项目,每年选择像风电、太阳能、核能、煤炭清洁利用、生物质能等项目进行支助;
共同建立联合研究平台、研究队伍,比如,与美国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两国5年之内拿出1.5亿美金支持两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进行联合研究。到目前为止,两国有100多家大型企业的科研机构参与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包括电动汽车、煤炭清洁利用、绿色建筑领域的三个产业联盟,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杠杆,调动了几十亿美元的企业、社会资金投入。下一步将组织中美清洁能源联合基金,把研究产生的科学成果产品化,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联合实验室,如与泰国、印尼、南非等国家建立新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通过政府间合作或是企业间合作,将中国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生产能力向国外推广应用,这也是中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三是共同建立示范工程平台。比如,在电动汽车示范工程方面,我国与德国成立了中德电动汽车平台,中德双方各有几十所大学、企业参加,同时各选三个城市让电动汽车在这些城市互相验证、测试,现在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四是引进来走出去,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以及国外的企业、人才、资金到中国投资新能源相关的项目来做服务工作。
能源互联网新思路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都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国该怎么应对金融危机?刚开始讨论的还是金融领域的问题,对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并没有触及。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分析,甚至是争论、辩论,我们发现经济危机的根源绝非只是金融领域内的问题,而应是缺乏新的技术革命的支撑。对于解决思路的研究,最著名的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里夫金先生提出的能源互联网,这一创新性概念表明,以能源和IT信息智能技术结合为代表的产业方向,有可能是下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突破点。
早在很多年前,美国、欧盟的科学界已经进行相关研究,并建立了很多的项目,但是形成能源互联网的热潮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时间。中国政府提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驱动的战略,更是把能源互联网作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突破点来给予支持、重视,这表明中国在失去前几次工业革命机遇之后,这一次面对真真切切来到面前的机会时,准备从政府、科研、产业等多领域、多层次进行研究突破。
虽然能源互联网概念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国际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是以中国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理论,提出来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思路——“中国计划到2050年与国际伙伴一起建立全球电网:第一步实现国内互联,第二步洲内互联,第三步洲际互联,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联网。”这一理论从实践上、政策上都有很完善的体系,在全世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二是被称为“互联网+能源”的一派,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能源行业,这一派以IT、互联网界为代表;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派,希望多种能源通过精准、精确的大数据调控,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这几个流派的主张虽有差异,但重点一样,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应该是智能电网,我们建议重点支持国家电网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毕竟我国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希望全球能源互联网也有中国的标准。
未来新突破
为了更好地开展能源互联网和国际能源合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在“十三五”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全球能源互联网列入国际大科学计划,由我国发起,联合国外的产学研各界共同推进。
二是要成立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国际组织,通过这个组织、平台,大家共同讨论,取得共识,应坚持海纳百川态度,以开放的胸怀,让不同的意见一起来研讨,尤其重要的是,也要将反对的意见纳进来,通过完善、改进、提升,形成一个全世界统一的标准。
三是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我们要有一支队伍,从科学上、标准上、产业化推进应用上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至于研究院是虚拟的还是实体的,可以深入研究再做决定。
四是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基金。全球能源互联网从具体技术研究到工程建设的投入,需要一大笔资金,可以参考“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思路,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基金,由中国政府联合其它国家的政府或者金融机构、企业一起成立。
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会产生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产业生态,并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庞大的市场,促进全世界的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提高,更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当然,在推进的过程中,因为会涉及到利益问题,发达国家可能会有抵触想法,不情愿让中国主导,但是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可以把它做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在实现过程中实现互利互惠,让参与的国家都能获利,从而让中国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