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政策法规 >> 杨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杨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7-4-12 17:18:00   来源:国际电力网   添加人:admin

  2012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创新效率与质量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张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动能转向新的增长动能。经济新常态下用电消费进入了中速增长新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电力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5年以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改革为统领,以结构优化为着眼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这一使命对我国电力行业来说依然十分艰巨。

  电力工业向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为未来4年电力改革与发展勾画出了清晰的路径和蓝图,明确了绿色发展主调,加快了我国电力工业向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升级的进程。

  过去的一年里,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力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新的成绩。

  电力消费平稳增长。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万亿元,增长6.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推动电力消费平稳增长。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2%,人均装机和年人均用电量分别达到1.2千瓦、4281千瓦时,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

  电源结构与布局持续优化。截至2016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36.7%,较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3亿千瓦、1.5亿千瓦、0.8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7%,占全年发电量的29.4%,较201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煤电投资同比下降4.7%,煤电净增装机较2015年减少1154万千瓦,煤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15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全年发电量的65%,较2015年下降2.5个百分点。各类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全年有8台抽水蓄能机组投运,4台抽水蓄能电站开工,16个煤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开展了火电灵活性改造试验。东中部地区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投资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一半,占比较前几年明显提高。

  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度提升。2016年电网投资同比增长16.9%,主要是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加大。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同比增长35.6%,占电网总投资的58%。全年投产4条特高压线路,包括宁东至浙江绍兴、锡盟至山东、淮南至上海、蒙西至天津南。2016年全国完成跨区送电36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较2015提高4.1个百分点。主要是西北地区新能源、西南地区水电外送电量增长。跨区送电量的增长绝大部分是通过特高压外送实现,特高压在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消纳西北新能源及西南水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力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围绕全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涵盖输配电价核定、售电侧改革、增量配电网放开、电力交易规则制订等。截至2016年底已有21个省(市)电力改革综合试点获批,9个省(区、市)售电侧改革试点获批,32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国家、省(区、市)两级电力交易机构完成组建,首批确定了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包括直接交易在内,2016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超过一倍,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每千瓦时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

  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电力行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电力发展,依托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搭建起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和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培育形成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正式竣工。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搭建起了我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国际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已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搭建了国际电力产能合作服务平台。中国核电走出去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沙特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核电站项目开发建设、技术合作协议。中埃产能合作首个能源项目——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正式签署。中国第一个海外百万千瓦级IPP火电项目——印尼爪哇项目顺利开工。中国电建海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6年开工建设的昌吉至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的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常规直流单元建设投产,世界首个特高压GIL综合管廊工程也已开工建设;CAP1400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评;超超临界100万千瓦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示范工程全面投产,机组发电效率超过4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世界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中国电力工业科技创新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2016年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融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另有12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与示范运用等五个项目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溪洛渡水电站获得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小湾水电站拱坝工程获得第二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我国大容量高效节能环保型煤电机组比重持续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持续提升。2016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12克,较2015年降低3克/千瓦时。截至2016年底,全国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装机超过了2.5亿千瓦,节能改造达到1.9亿千瓦,五大发电集团过半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国电网线损率为6.47%,较2015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2016年电力行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障供应、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创新、加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电力大国。

  电力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电力过剩和环境硬约束双重压力将贯穿十三五,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此同时,能源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消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电力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显现。截至2016年底,全国煤电装机9.4亿千瓦,十二五以来,煤电装机累计净增2.9亿千瓦。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降至4250小时,为1964年以来最低水平。全国纳入规划、核准、在建及其他项目总规模达到3.5亿千瓦,其中核准在建项目235个,规模总计1.86亿千瓦,未核先建和其自备电厂项目3800万千瓦。如果全部投产,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预计达到13亿千瓦,将大大突破十三五确定的11亿千瓦的控制目标,煤电利用小时数也将降到3600小时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淘汰禁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将成为今年乃至今后数年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新能源消纳问题近几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接近1100亿千瓦时,造成清洁能源投资的巨大浪费。为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碳排放目标,未来较长时间清洁能源仍然需要保持较快增长。我国80%以上的风能、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85%以上的待开发水电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而当地用电需求有限,需跨区、跨省消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速度和消纳问题,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的特殊问题。

  系统安全面临挑战。当前交直流电网发展不协调,特高压交流发展相对滞后,强直弱交的安全风险加大,500千伏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益显现,传统控制措施严重滞后电网的支持能力,部分地区电网主网架薄弱,安全运行过度依赖安控装置,发生问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灵活调峰电源比重不足,常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导致机组健康水平下降,新能源机组大规模集中并网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企业自备电厂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将在较长时间内始终存在。

  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凸显。燃料、环保等发电成本不断上涨。煤电上网标杆电价接连下调,发电计划进一步放开,导致交易电价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煤电企业对电煤价格的成本承受能力大幅度减弱,企业利润出现断崖式下降。2016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利润同比下降68.6%,各季度分别下降33.2%、61.4%、79.5%、96.6%,降幅呈不断扩大态势。按长协每年度合同基准价格每吨535元来计算,燃煤发电企业2017年将面临全面亏损的问题。农网改造任务重、投资大,部分地区改造资金不足,输配电价又面临改革压力,电网企业经营和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电力建设企业和电力装备企业受电源建设需求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统筹电力改革与发展难度加大。当前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售电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尚不健全,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一些地区将降成本单纯地变成了降电价,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电力等领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要抓好电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开放竞争激励。 今年的电力改革任务将尤其艰巨。

  深化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力发展,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都已出台,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力发展的总体蓝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电力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一是扎实有效去产能,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抓好电力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三是要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四是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2017年是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电力行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提高规划的落实力度。电力行业要立足全局,促进电力规划、能源综合规划和其他规划的衔接,加强国家电力规划与省级规划的协调,坚持以规划指导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完善规划落实、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切实做好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察,完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做好规划的滚动修编。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科学布置2020年、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目标。适当保持电力增长的合理区间和弹性。

  坚持两个替代,不断优化电力结构。电力行业要不断地创新生产消费模式,坚定不移走清洁发展道路,坚持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加快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发展大容量、规模化储能,着力于提升电网调峰能力,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提高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要继续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东中部地区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2020年前完成。要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电能替代。进一步鼓励开展试点示范,制定完善配套支持措施,优化电能替代价格机制,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加快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完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把电能替代作为进一步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措施,不断提高我国的电气化水平。

  坚持市场化方向,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电力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的决策和部署,在改革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推动构建科学的市场交易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和省间壁垒,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能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行业的竞争力。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限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业制度创新体系,着力提高装备制造的自主化水平,推动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动汽车、储能技术、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方面取得新成果,争取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引领,推动我国电力工业实现新的跨越。

  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提出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电为中心和全球配置的能源发展新思路,为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跨区域远距离输电技术和电网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电力行业要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互联互通和电力贸易,加快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以促进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拓展中国电力发展的新领域,引领世界能源发展方向。

  深化国际合作,加快电力企业走出去。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加大能源产业上下游整合和国际产能合作力度,在EPC总承包、技术输出、设备制造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我国在特高压、核电、煤电、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优势,在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装备供应、运用维护、技术标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电力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电力工业近十几年为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行业发展的矛盾已积累日深。电力行业需要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进一步提高电力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文发表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刊)2017年3月,作者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