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行业新闻 >> 两会访谈|涂建军:注重培养国际化能源人才

两会访谈|涂建军:注重培养国际化能源人才

时间:2017-3-11 16:55:00   来源:中电新闻网   添加人:admin

  注重培养国际化能源人才

  ——访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 涂建军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陶镜羽

  中国电力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煤炭消费下降2。您对于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有何建议?

  涂建军:如果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的占比超出了平均水平的一倍还多,清洁能源在国内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对于2017年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我认为需要区别对待存量与增量。

  对于现有产能,好通过能效、环保标准的严格执行倒逼企业自觉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降低行政干预的方式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以持续优化存量。对于增量产能,政府部门需要通过经济可行的方法鼓励清洁能源占比的大幅提高,并尽量避免过多的社会资源沉没到环境成本过高、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能源产业。

  中国电力报:深化国际合作依旧是今后能源工作的重点,您认为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您有何建议?

  涂建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要用其他国家听得懂并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千万不要被外界误解为仅仅只是为了输出本国的低端过剩产能;二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三,开放的国内市场才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坚实基础。我建议,中国的国际合作,当前大的短板就在于国际化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所以在深化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国内需要下大力气、有计划地培养及引进一批国际化人才。

  中国电力报:李克强总理提到,过去一年我国着力紧抓“三去一降一补”,目标是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

  涂建军:据国家统计局新公布数据,全国煤炭消费量2013年后已经连续三年下降,这种现象在建国后是首次出现。能源行业总体来说处于一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状态,这对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和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更加市场化的思路管理煤炭行业、低端过剩产能按照经济规律予以淘汰,必然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从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只有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才能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专业化监管这个大方向上。换句话说,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更好的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关键所在。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涂建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理论上与中国在能源领域互补性较强,在“十三五”期间,在贸易与投资领域都有不小的潜力可挖。不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情差异极大,要研究各国的具体情况,若按照僵化的模式与这些国家探索加大合作力度,那么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风险都将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