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广核所属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阳江5、6号机组安全级DCSRPS工程样机系统设计,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级DCS系统FirmSys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迈上了大型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战略安全的高地,将为研发和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新技术ACPR1000+,实现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奠定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无独有偶,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发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方案》(简称《方案》)指出,在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具体层面对核电发展进行支持,并着重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核电走出去已经时机成熟。
核电设备具备走出去的能力
《方案》提出,提升核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核电出口的组织和领导,按照“统一思想,集中目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原则,支持企业以工程建设、设备制造、技术支持和国家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方式参与国际项目竞争,不断提高我国核电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我国核电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核电出口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与时机。国内核电产业界也充分认识到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纷纷呼吁我国具备实力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去”。
就核电设备来说,我国已经具备核电设备“走出去”的能力。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在11月17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集中发布了包括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方案、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平台、核反应堆专用机 器人等在内的八项重大科研成果。这些技术覆盖了曾长期制约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对实现中国核电技术的升级、提升核电安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已具有核工业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且具有更低的建造成本和服务成本,比其他国家更具出口优势,一些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对引进我国百万千瓦核电站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经济所研究院王苏礼如是说,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核电走出去也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上述《方案》仅是一个框架性方案,还需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科学的走出去战略规划,为核电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三大核电集团出口意愿强烈,纷纷准备向国际市场进军。此时,核电出口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助于整合国内业界资源与力量,避免形成国内企业分散努力、互相竞争的局面。
新增核电设备市场将达2700亿
截至目前,我国已运行核电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在建机组24台,装机容量2600万千瓦,将于2015年前后投产。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再建18台机组,实现到2020年核电总装机 容量6000万千瓦的目标。如果以目前国内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综合造价150亿元计算,到2020年,新增核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我国目前在建的三代核电方案均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依托相关项目,我国企业积极展开了先进核电技术方案的国产化进程并不断取得突破。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方案的研发。
“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了三代方案所需要的先进燃料组件的设计能力,方案所需的所有主设备也已经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部分验证试验已经在进行之中,预计2014年上半年可以全部完成。”中广核集团科技研发部总经理邹勇平如是说,目前中广核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方案已经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审查,四大关键验证试验以及10余项单项试验也已经全部完成。
核电“走出去”的必备条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开发的CAP1400也已经具备这一条件。CAP1400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品牌,它涵盖了三代非能动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高环保性,也包括了中国产业界具备的强大工程建设能力、设备制造能力与投融资能力。
江苏神通副总裁章其强则表示,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核电发展以“安全高效”为基本原则。今年转好态势明显,对核电发展仍持积极态度,预计三年内核电行业将获得长足发展。公司今年的核电业务明显回暖,投资3.5亿元的“核电配套设备及环保设备生产基地”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