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生产核级和非核级防火密封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所属股转系统GICS原材料--原材料Ⅱ--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行业。主要生产安全防护材料,分为核级和非核级防火密封材料,产品主要销往核电领域、电力领域(火电、水电、风电、供电类等)、交通领域(轨道交通、造船等)、钢铁领域、石油化工领域、工民建领域等。公司是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江苏省核级装备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
产品品类丰富,生产工艺安全环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核电项目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提高,产品毛利率达60%以上
核级和非核级产品共计近30余种,且产品生产工艺以搅拌、高速分散、真空消泡等物理反应过程较多,不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性高的操作流程,无危险废物产生,属于安全环保型生产工艺。 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8.3万元、2186.6万元、4629.0万元和3202.3万元,主营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99.0%、98.7%和100%,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6.2%、76.1%、62.4%和67.0%。2013年和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9%和111.1%。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7月,公司核电项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7%、24.6%和60.4%,呈逐年提高趋势。
公司已获得和在申请专利数量多,中子吸收材料领域获新突破,未来5年或分享百亿中子吸收材料市场
截止到2015年1月,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签订了《核电国产化关键材料及其他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核级中子吸收材料、乏燃料储存材料、预警式智能材料及系统。公司的中子板吸收材料研发工作已完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所有的相关3项专利由公司独占许可。 未来5年,从反应堆中卸出的乏燃料预计超过1000 吨,累计产生量约1万吨,乏燃料处理市场规模达千亿元,中子吸收材料预计可分享其中百亿元市场份额。
我国核电发电量与世界强国差距较大,前景和潜力较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
201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1238亿千瓦时,占世界核电发电量的5.1%,而美国则占比达33.1%,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我国发电总量比例为2.3%,而法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家核电发电量则占各自国内发电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7.1%、19.4%和28.5%。我国核电发电量无论从占世界发电量比例还是占国内发电总量情况看,均与核电强国差距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力争形成能够体现世界核电发展方向的科技研发体系和配套工业体系,核电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全面实现建设核电强国目标。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由于乏燃料市场前景广阔,进入壁垒较高,公司已布局中子吸收材料领域,未来核电项目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非核电项目方面将保持相对平稳增长。根据盈利预测假设条件并结合公司以往营业状况,预计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53.67万元、5,415.66万元和9,979.73万元。按照公司最新股本3706万股计,预计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每股收益(摊薄)分别为0.58元、1.46元和2.69元,对应目前股价的PE倍数分别为37.3倍、14.8倍和8.0倍。
根据公司所属股转系统GICS新型功能材料行业2016年PE(整体法,剔除负值)预测为18.94倍。2016年,我国核电领域政策利好,投资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在核电项目及中子吸收材料方面有望突破,但核安全及相关风险仍然存在,因此给予公司2016年PE倍数16倍到20倍,对应2016年目标价格为23.36元至29.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核安全事故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