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能源始终是瓶颈。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去年,煤炭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64.5%。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北方,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用煤大户是沿海电厂。这种资源禀赋和经济布局决定了我国能源运输格局的主要特征是“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因此,连接煤炭产地与消费地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
去年,我国沿海地区煤炭市场运行保持供给宽松的格局,煤炭生产与消费数量均呈现1.2亿吨左右的大幅下降;港口平仓价持续走低,从去年年初的510元/吨下降到去年年底的360元/吨,直降150元/吨。煤炭需求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探底阶段、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房地产继续保持低迷走势,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耗煤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下降,带动煤炭需求总量继续保持缩减趋势。供给侧,煤炭生产、营销各环节库存普遍高企;煤炭生产企业持续控制产能、压缩产量;港口、铁路、船舶等物流行业煤炭运力需求也相应同步减少,北方港口、铁路运煤数量均出现大幅下降。在以上大背景下,煤炭产能、港口和铁路运力均出现过剩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
三西”及宁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调出最主要和最集中的地区。我国的主要铁路运煤通道,基本上都集中在“三西”煤外运通道和向华东、华中地区调运煤炭的铁路运输通道。去年,大秦线完成货物运量3.97亿吨,同比减少5300万吨;朔黄线完成货物运量2.17亿吨,同比减少3900万吨。随着蒙冀铁路在2015年年底开通运营,三条运煤大通道的货源竞争将空前激烈,将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去年,大秦线无新增能力。受市场需求低迷、煤价倒挂、汽运煤运输增加及准池铁路分流等因素影响,大秦线出现罕见的“货源短缺、部分运力闲置”的问题,煤炭发运量首次出现大幅下滑,大秦线完成货物运量同比减少5300万吨。今年,蒙冀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大秦线将遭遇“准池铁路”与“蒙冀铁路”的双重货源分流,若不采取对策,争取新的货源,预计全年煤炭发运量还将下降。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蒙冀线开通会减少大秦线运煤量,“蚕食”原属于大秦线的货源。该通道投产后,运量将逐年增加,今年计划2000万吨。内蒙部分优质资源将由大秦线转为相对便捷的蒙冀线中转,曹妃甸港区将成为内蒙古煤炭的核心中转港。而山西地区煤炭继续由大秦线运至秦皇岛港、京唐港下水。受下游需求不旺和大秦线资源分流等双重因素影响,秦皇岛港运量出现减少不可避免。
曹妃甸港集港能力有望显著提升。蒙冀铁路开通后,内蒙西部、陕北北部煤炭经“京包铁路-蒙冀铁路”发运到曹妃甸港较原有铁路运输在运距和运价方面将更具优势。据计算,“京包-蒙冀-曹妃甸港”通道,较“京包-大秦-秦皇岛港”通道运距近不到100公里,运费低将近10元/吨。原经由大秦线发运至环渤海各港的部分蒙煤、陕煤货源,将改至蒙冀铁路发运到曹妃甸港;未来蒙冀铁路将可能进一步分流内蒙地区到环渤海港口的货源。沿海煤运格局将发生改变,曹妃甸港区将成为内蒙古西部、东部煤炭下水的核心港;而山西地区煤炭继续由大秦线运至秦皇岛港下水,准混、神混将继续由朔黄铁路运到黄骅港下水。(作者:陈杰)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