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市场分析 >> 华北电大校长刘吉臻:提案聚焦教育人才战略

华北电大校长刘吉臻:提案聚焦教育人才战略

时间:2015/3/10 8:41:00   来源:中国电力网   添加人:admin

  刘吉臻,男,出生于1951年8月,汉族,籍贯山西岚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学部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热工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工程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才是所有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学科发展建设的根本,也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作为一名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一直关注着“大人才战略”。他建议,高校里的优质师资要实现互聘与流动,区域内的实验室平台、科研设施等公共资源要实现开放和共享;同时,要改变现有的高校评估体系,从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2015年两会之际,中电传媒集团独家发布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委员的历年提案:

  2013刘吉臻委员提案:

  《关于加快制定高等院校校园建设用地标准并作为地方城市建设规划依据的提案》:

  事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一方面,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新校园乃至大学城;另一方面,仍有许多高校校园空间狭小,办学设施不齐,远远达不到1992年由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定额”)。这些学校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科研、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而学生的体育运动场地和校园的绿化空间往往被挤占,难以为青年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制约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92定额”至今已过去了20年,学校的规模发展、设施功能等方面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2定额”所规定的许多内容已很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

  2、“92定额”虽然由三部委颁布,但实际执行中主要是教育部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并没有真正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配置大学校园用地的依据。

  3、有些地方和有些高校在校园用地规划中缺少指标性的约束,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建议:

  1、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教育部联合制定高等院校建设用地规划面积标准,并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2、确保高校校园用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地方政府,而不应当是高等学校。地方政府要统筹教育发展与土地供应计划,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3、高等学校要本着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原则,合理控制办学规模,做好校园规划,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

  2014 刘吉臻委员提案:勿让网络“阻”青年学生成才

  事由:

  1、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80%中断学业的大学生都是因为过度使用网络造成的,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过度使用网络而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

  2、我们不能无视这些负面影响,更不能任由其日渐引发、导致青年学生行为失范,甚至成为当下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拦路虎。如何驾驭网络这把双刃剑,是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建议:

  要加紧制定《青年学生网络行为规范》,这个规范既要能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契合当代青年学生行为特点,能够作为学校与社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依据;同时,还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各主体的积极力量,构建多主体联动教育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合力育人的新格局。

  附议:

  充分提供生态文明教育公共产品: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大力发展和推广生产和生活中的节能技术,形成节能技术公共目录,公布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标准,借助传统及新媒体大力推广节能经验。

  二是提倡全民节能,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建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动员人人积极参与并支持节能行动,科学转变拉动内需的不科学、不妥当行为,形成新型公民城市生活素养,由美丽人民塑造美丽中国。

  三是精细管理资源配额,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行梯度价格和差别化管理。精确规划地区间能源供需平衡,严格反对“土豪式”的浪费。

  四是修订《节约能源法》和《环境保护法》。把节能环保作为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入激励全民节能环保和惩罚失当行为的实质性条款。

  五是提供生态文明教育公共产品。政府、各级高校、社会媒体加强节能公共知识整理与创造,给工业发展决策者、普通节能环保者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加强和丰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危机教育、社会舆论等领域浑然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