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网络化、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机电产业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浪潮的冲击,必须通过信息化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寻求发展机遇。信息化和工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对传统机电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优化内在结构、提升机电产业素质的迫切需求,也是完成中国经济由粗放向集约蜕变的必然选择。
两化亟需深度融合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台州的两化融合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一方面,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涌现了一批像水晶光电、星星瑞金等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一批传统企业如双鸽集团也积极开发新能源项目,向电子信息产业进军。
今年以来,台州市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的四换工程,深入实施名企、名品、名家培育的三名工程,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生产形势逐渐好转。但从目前国内国际环境看,工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工业品价格继续下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减弱,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
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迫切要求相比,台州两化融合差距不小。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主体作用有待加强、两化融合政策支持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管理机构尚未健全……无一不是挡在两化融合进程中的拦路虎。
信息技术加快深度应用
信息技术如何才能提升改造传统机电制造业?就是促使其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
电子商务,即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在台州,一家名叫前后科技的小公司,已成为跑在前面的人。2011年5月,前后科技正式上线运营,凭借前店后厂的O2O经营模式,构建起了零中间商网上批发商城,当年交易额为5000万元。2012年,线上交易额达到5.03亿元。今年,前后科技在线交易额将突破10个亿,再次书写电商传奇。
当前,台州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依然处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初级阶段,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难以发挥的情况仍然普遍。对他们而言,加快推进信息化应用的第一步,就是迅速建立新型工业设施,以自动化技术大规模推进机器换人,开展低端换高端、机械换数码、单台换成套、人工换智能等升级行动。
对于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集成应用平台的企业,我市也作为机器换人的重要内容,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采购、推广和应用。
2013年台州市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名单中,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胜电力仪表有限公司和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成功入选,为台州市医药化工、塑料模具等其他主导产业树立了典型示范。
数字台州正大步走来
《台州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台州市未来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管理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规划中写道,一方面,是运用积极的政策鼓励政府、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创新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的转变,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针对机电模具企业信息化,台州市提出建设名优产品目录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应用服务平台,对接浙江电子口岸平台,大力推进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改造,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生产服务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台州市把实施《台州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加快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相结合,制定完善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力图将其打造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地和两化融合的示范园区。